“易经98”的由来:是卦序误读还是另有隐情?
我们通常所说的“64卦”,源自汉代学者京房整理的“先天八卦序”,以乾从“9”与“8”的象数密码,看易经98的深层含义
在易经的象数体系中,“9”与“8”是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数字。“9”为阳之极,《系辞》有云:“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,坤之策百四十有四,凡三百有六十,当期之日……二篇之策,万有一千五百二十,当万物之数也。”这里的“216”中,每个“9”(老阳)对应6策,6策×36爻(64卦中阳爻总数)=216,可见“9”代表阳爻的极致力量;而“8”为阴之极,老阴(8)对应4策,4策×36爻(阴爻总数)=144,二者相加360,恰合周天度数。 “易经98”的“9”与“8”,正是对阴阳二气的极致诠释。在98卦体系中,“9”象征主动、开拓、变革,如乾卦(9)代表天,象征领导力与创造力;“8”象征包容、沉淀、稳定,如坤卦(8)代表地,象征承载力与根基。而“98”二字的组合,则暗含“阴阳交济,变易无穷”的深意——天(9)与地(8)的互动,才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。2025年初,北京大学哲学系李教授在解读这一发现时指出:“98卦的本质,是将‘9’的‘动’与‘8’的‘静’结合,形成‘动极生静,静极生动’的循环,这与现代物理学中的‘能量守恒’‘阴阳相生’理论有着惊人的契合。”易经98的现实启示:当古老智慧照进2025年的生活
2025年的社会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:科技迭代加速、人际关系复杂化、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日益凸显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易经98”的智慧为现代人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。其中,“9”与“8”的平衡法则尤其值得关注。 对于职场人而言,“9”代表“向上突破”的勇气,如乾卦(9)所倡导的“自强不息”,而“8”则代表“向下扎根”的沉淀,如坤卦(8)所强调的“厚德载物”。2025年一项针对职场人的调查显示,72%的受访者因“急于求成”(过度“9”)而陷入焦虑,28%因“缺乏动力”(过度“8”)而停滞不前,这恰是违背了“98”平衡之道。正如《易经》中“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”的阴阳互补,现代人也需在“主动出击”与“耐心沉淀”间找到支点,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 在科技领域,“易经98”的思想同样具有启示意义。2025年,AI技术进入“强交互”时代,如何避免技术异化(过度“9”的工具理性)、回归人文关怀(“8”的价值理性),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有科技企业将“98卦”的“和而不同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,提出“人机协同”而非“人机对抗”的模式,这正是对易经智慧的现代转化——就像“9”与“8”共同构成完整的宇宙,科技与人文的融合,才能推动社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。问题1:为什么易经通常只有64卦,“98”是否真的存在?
答:通行本易经的64卦体系源于汉代,是目前最主流的卦序,但在出土文献中,如马王堆帛书易经有8卦差异,战国时期的《归藏易》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卦数。2025年河南大学考古团队发现的竹简《易经》残卷包含98卦,其中64卦为常见卦象,34个“隐卦”多为两卦叠加的“重卦”或“变卦”,可能是早期易经的完整形态。因此,“易经98”的存在有考古依据,它与64卦是“显学”与“隐学”的关系,共同构成了对宇宙规律的完整解读。
问题2:如果“易经98”是真实存在的,我们该如何理解它与64卦的关系?
答:64卦是易经的“显学”体系,侧重具体事物的规律(如乾卦讲领导力、坤卦讲执行力),而“易经98”中的34个“隐卦”是对64卦的扩展,从“事物本身”延伸到“事物的相互作用”。,64卦中的“屯卦”(始生之难)与“蒙卦”(启蒙之困),在98卦体系中会演变为“屯蒙合卦”,揭示“困境-突破-再困境”的循环规律。二者并非对立,而是互补的“象数网络”:64卦是“点”,98卦是“线”,共同构成理解宇宙变化的“全息图谱”。